日期:2023-05-13 20:27:24 来源:科技日报
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目前,我国临床上高端医疗设备大部分来自进口,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先后牵头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生院、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极大促进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产出了包括胶囊内镜裸眼3D、全球首款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等在内的近300个医工交叉立项项目,已有10项经专家论证具备产业化价值。”在5月12日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上理工研究生院副院长崔国民介绍了学校医工交叉的相关成果。
医工交叉的初衷是解决更多临床需求,只有医生才知道病人真正需要什么。为了解决研究与需求脱节的问题,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通过构建科教融合创新一体化平台,建立起“医学+工学”的双导师教学队伍,让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在校内导师和医生导师的共同带领下找到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方法。
(相关资料图)
“双导师”指导下,上理工博士研究生进行实验。上理工供图
“近4年来,依托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上理工培养了1089名研究生,填补了我国医疗行业中高层次医工复合人才约65%的需求缺口。”上理工校长丁晓东介绍。
与此同时,上理工汇集校、企、医、监、研多方资源,以医护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依托医工交叉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取得重大突破。上理工供图
去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孙加源医生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经支气管早期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一位80岁的早期肺癌患者经过手术,不仅肿瘤被“消融”了,而且术后半小时就可以自行下床。
这场手术的成功依托的正是由上理工刘宝林教授团队、孙加源医生团队以及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成果。
在刘宝林看来,这是上理工推动医工交叉战略的必然结果,“医”“工”专家携手,上理工重点推进了11个项目的产业孵化,形成了高性能医用缝合针、超声切割止血系统、双极高频电凝及单极高频电刀、医护机器人、裸眼3D显示系统等一批代表性科技成果。
在此基础上,去年底上理工成立了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我们将继续推动‘校企医监研’紧密结合,以产学研用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医疗技术领域的实际产品。”丁晓东表示。
标签:
上一篇: 中牟县刁家乡:传承好家风 母亲话“廉洁” 环球信息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培育医工交叉跨界人才,促进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创新
中牟县刁家乡:传承好家风 母亲话“廉洁” 环球信息
当前资讯!用好了对比你就是摄影高手,这招很好用!
孕妇羊水破裂怕弄脏出租主动加钱 司机连连拒绝 环球热讯
今日热文:下周3只新股网上发行中签率将公布,你申购了吗?(5月15日至5月19日)
泡花碱商品报价动态(2023-05-13)
洗碗机排水高度要求(嵌入式洗碗机排水高度要求) 焦点要闻
世界速递!结婚时神父说的那段话(结婚时神父说的话)
全球快资讯丨锐志行车自动落锁怎么设置_锐志 x
城镇住宅用地能过户吗_城镇住宅用地
正广和官网退桶-正广和官网96858
共探未来出行的重塑与进击,人工智能+未来出行科技论坛|BEYOND Expo 2023
合同项目法人是什么意思 项目法人是什么意思
六大豪门!季前赛美国冠军杯 欧超三强+桃园三兄弟出战
当前快看:桐昆股份:融资净买入361.48万元,融资余额29.05亿元(05-12)
纽约金价12日下跌 环球热消息
热门看点:从民谣到民歌距离有多远?黄冈师院民歌传唱小分队来告诉你
股票行情快报:金浦钛业(000545)5月12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39.92万元-当前热点
6624型导弹艇_6621导弹艇
一加Ace2 Pro将发布 骁龙8 Gen2旗舰芯
世界速读:中国医药: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
实探ZEKU解散现场:“昨晚还在加班,醒来公司没了”
当前简讯:沪苏浙皖携手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 第三批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将于下半年发布
陆羽泡的茶,听说名和利都不拿:茶香往事 新消息
2023年广佛同城“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正式启动|通讯